用户信息

一週沒更新鋤個草。兩三周以來看了些書,還是稍微寫點什麼吧。
話說現在刷BO少了其實正好?差點要忘了我的BO還是個日站TVT
寂地《飛翔的貓》。不知不覺寂地的繪本也追隨了五年的時間。那些故事如果能產生感同身受的共鳴就非常能戳到痛處,就算悲傷也是溫暖的傷。
看的那天心情不是很好於是看得好幾次眼淚打轉;;
最喜歡的還是第一篇《飛翔的貓》。一度以為在“她對我說了再見”那裡就可以結束,自己的思維更接近開放式結局的收尾?
不過真正的結尾那張自家院子的照片殺傷力更強吧(捂臉
村上春樹《漩渦貓的找法》。村上的書沒有看過很多,至少《挪威的森林》都沒看過。(前不久看了電影還想著要不要看看書,反正書現在就在床底箱子里)最早是高中時候看的《斯普特尼克戀人》,後來看了非常喜歡的《天黑以後》,再之後是《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完全是被標題萌到了?)…
這本也是隨筆集,看起來很輕鬆,並著實能被那種“小小的確實的幸福”感染到,還有那種有些無釐頭的幽默感?哦話說插圖真的,戳死我HHP了…
本雅明的《單行道》。這本似乎我從大一時候就在學校周邊各書店找起了,似乎還能記得自己在只去過那一次的靠近北區的某書店翻書的樣子…加上圖書館幾次都沒借到後來就把它忘了?因為買了他的《柏林童年》又想起這一本,這次在圖書館借到了。
《柏林童年》還在看著…個人認為本雅明的文字讀出聲來(或者只是默讀,反正就是一定要張口讀)非常有感覺。常常陷入到長句的思考里,需要琢磨下這樣的表述到底在說明什麼。隱喻強大,閃光的思想靈感和句子都非常多。
書中所寫很多針對那個時期的德國社會,人的社會性是無法抹去的,作者看來就連吃飯都是非常社會化的活動,一個人吃飯是不具備吃飯的真正含義的。
人生同社會一樣是一條無法逆轉的單行道。思考輿鬥爭的過程是通過對既存自我的拋棄去構築另一個足以抵禦現實殘酷的強硬的自我,書寫輿表達的願望是呼喚從夢幻中聽辨出的能夠使人康復醒來的聲音。
茨威格《昨日之旅》。昨天在圖書館沒找到想要的書順手拿了這本回來,非常短看的也很快。故事情節簡單但敘述描寫很讚,優美細膩又不會覺得繁瑣讀不下去。
另外大量第三人稱看起來非常痛快嘿嘿(你自己不能這麼干!人家好歹“他”/“她”分的很清楚,你都是“他”的話看的人根本不明白!
村上龍《69》。1969的青春也我們現在的,至少心理上也沒什麼區別啊。現在年輕人是不會做帶有政治色彩的校園封鎖這種事,但本質不過是為了引人注目。還有像拍電影演話劇這種事,在我心里都是十足青春的浪漫的標誌。
看下來想說我的笑點怎麼啦!其實沒那麼好笑的但一直在笑?不過看到後記作者自己都說是懷著“今後再也寫不出這麼快樂的小說了”這樣的心情來寫的,那麼笑一笑也不為過吧。
看到最後章節講起曾經的夥伴長大成人這麼些年後的現況,非常平白的敘述但卻非常傷感起來。真的是每個人各自不同的道路。面對有些人你會說“我就知道他以後會這樣”,而有些人的經歷又是你無論如何沒有預料到的。
請讓生活成為快樂的鬥爭,一場接著一場。現在的自己好像也能對五年前的自己說出話了:趁年輕盡力去過想做的事吧抓緊時間去做,多嘗試一些新東西;然後一定要在適當的時候找到出口。
高木直子《一個人的美食之旅》。買高木直子繪本還是第一次,以前看過幾本都是借的…果然沒出息的我只對食物感興趣所以下手自己買了嗎…OTL
結果今天中午剛收到就一口氣看完了,吃貨們都會喜歡的!
旅途中悠哉著品嘗當地美食真是旅遊的最大樂趣(…好吧算之一)了!
書中介紹了日本幾地美食,具體店家、菜名、價格、口味都介紹得很詳細,不但畫了出來還附照片甚至地圖…其實是非常值得參考的旅遊指南啦。
內容充實又是全彩卓越價16塊感覺很划算呢w
現在還在看的還有《桂河大橋》和《柏林童年》。前者雖然據說沒有一個女性角色但我還是有點…看不下去?後者也是需要慢慢消化思考的…
還有前天剛收到的安妮寶貝主編的《大方》。安妮的新書也快上市了滿心期待w其實安妮才是我追隨喜歡時間最長的作家?大概早期自己的文風還有所模仿…哦又說到黒歷史了打住!
說起來最近寫力又不足了我還想早日脫稿…但明顯感覺對文章的構架都變得困難起來。
不知道用怎樣的故事來支撐自己想要表達的,所以它現在只有思想的空殼?同時又隨時感覺陷入老套路應該寫新東西…
還有曾經擅長的長句也變得不會寫了,雖然對讀者來說還是斷句分明比較好讀?但我卻覺得這其實是思考力的衰退和智性的消亡!想要做回那個不加思索就連貫下幾行沒有逗號的長句的我!
不過也覺得是不是考慮太多遲遲不能下筆反而帶來困擾,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這麼寫下去試試比較好?
話說現在刷BO少了其實正好?差點要忘了我的BO還是個日站TVT
寂地《飛翔的貓》。不知不覺寂地的繪本也追隨了五年的時間。那些故事如果能產生感同身受的共鳴就非常能戳到痛處,就算悲傷也是溫暖的傷。
看的那天心情不是很好於是看得好幾次眼淚打轉;;
最喜歡的還是第一篇《飛翔的貓》。一度以為在“她對我說了再見”那裡就可以結束,自己的思維更接近開放式結局的收尾?
不過真正的結尾那張自家院子的照片殺傷力更強吧(捂臉
村上春樹《漩渦貓的找法》。村上的書沒有看過很多,至少《挪威的森林》都沒看過。(前不久看了電影還想著要不要看看書,反正書現在就在床底箱子里)最早是高中時候看的《斯普特尼克戀人》,後來看了非常喜歡的《天黑以後》,再之後是《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完全是被標題萌到了?)…
這本也是隨筆集,看起來很輕鬆,並著實能被那種“小小的確實的幸福”感染到,還有那種有些無釐頭的幽默感?哦話說插圖真的,戳死我HHP了…
本雅明的《單行道》。這本似乎我從大一時候就在學校周邊各書店找起了,似乎還能記得自己在只去過那一次的靠近北區的某書店翻書的樣子…加上圖書館幾次都沒借到後來就把它忘了?因為買了他的《柏林童年》又想起這一本,這次在圖書館借到了。
《柏林童年》還在看著…個人認為本雅明的文字讀出聲來(或者只是默讀,反正就是一定要張口讀)非常有感覺。常常陷入到長句的思考里,需要琢磨下這樣的表述到底在說明什麼。隱喻強大,閃光的思想靈感和句子都非常多。
書中所寫很多針對那個時期的德國社會,人的社會性是無法抹去的,作者看來就連吃飯都是非常社會化的活動,一個人吃飯是不具備吃飯的真正含義的。
人生同社會一樣是一條無法逆轉的單行道。思考輿鬥爭的過程是通過對既存自我的拋棄去構築另一個足以抵禦現實殘酷的強硬的自我,書寫輿表達的願望是呼喚從夢幻中聽辨出的能夠使人康復醒來的聲音。
茨威格《昨日之旅》。昨天在圖書館沒找到想要的書順手拿了這本回來,非常短看的也很快。故事情節簡單但敘述描寫很讚,優美細膩又不會覺得繁瑣讀不下去。
另外大量第三人稱看起來非常痛快嘿嘿(你自己不能這麼干!人家好歹“他”/“她”分的很清楚,你都是“他”的話看的人根本不明白!
村上龍《69》。1969的青春也我們現在的,至少心理上也沒什麼區別啊。現在年輕人是不會做帶有政治色彩的校園封鎖這種事,但本質不過是為了引人注目。還有像拍電影演話劇這種事,在我心里都是十足青春的浪漫的標誌。
看下來想說我的笑點怎麼啦!其實沒那麼好笑的但一直在笑?不過看到後記作者自己都說是懷著“今後再也寫不出這麼快樂的小說了”這樣的心情來寫的,那麼笑一笑也不為過吧。
看到最後章節講起曾經的夥伴長大成人這麼些年後的現況,非常平白的敘述但卻非常傷感起來。真的是每個人各自不同的道路。面對有些人你會說“我就知道他以後會這樣”,而有些人的經歷又是你無論如何沒有預料到的。
請讓生活成為快樂的鬥爭,一場接著一場。現在的自己好像也能對五年前的自己說出話了:趁年輕盡力去過想做的事吧抓緊時間去做,多嘗試一些新東西;然後一定要在適當的時候找到出口。
高木直子《一個人的美食之旅》。買高木直子繪本還是第一次,以前看過幾本都是借的…果然沒出息的我只對食物感興趣所以下手自己買了嗎…OTL
結果今天中午剛收到就一口氣看完了,吃貨們都會喜歡的!
旅途中悠哉著品嘗當地美食真是旅遊的最大樂趣(…好吧算之一)了!
書中介紹了日本幾地美食,具體店家、菜名、價格、口味都介紹得很詳細,不但畫了出來還附照片甚至地圖…其實是非常值得參考的旅遊指南啦。
內容充實又是全彩卓越價16塊感覺很划算呢w
現在還在看的還有《桂河大橋》和《柏林童年》。前者雖然據說沒有一個女性角色但我還是有點…看不下去?後者也是需要慢慢消化思考的…
還有前天剛收到的安妮寶貝主編的《大方》。安妮的新書也快上市了滿心期待w其實安妮才是我追隨喜歡時間最長的作家?大概早期自己的文風還有所模仿…哦又說到黒歷史了打住!
說起來最近寫力又不足了我還想早日脫稿…但明顯感覺對文章的構架都變得困難起來。
不知道用怎樣的故事來支撐自己想要表達的,所以它現在只有思想的空殼?同時又隨時感覺陷入老套路應該寫新東西…
還有曾經擅長的長句也變得不會寫了,雖然對讀者來說還是斷句分明比較好讀?但我卻覺得這其實是思考力的衰退和智性的消亡!想要做回那個不加思索就連貫下幾行沒有逗號的長句的我!
不過也覺得是不是考慮太多遲遲不能下筆反而帶來困擾,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這麼寫下去試試比較好?
这是中文同盟提前预览网页留下的存档,不包括作者可能更新过的内容。推荐您进入文章源地址阅读和发布评论。